从读诗学诗到写诗 西安校园“小诗人”养成记
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在西安校园里,这句老话正成为生动的现实。学子们从初读时被一位诗人、一句诗词拨动心弦,到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风与晨雾的灵感,最终让自己的文字长出诗意的翅膀,他们把课堂上的平仄韵律变成了记录生活的“取景器”,让诗词里的千年风雅,在书
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”在西安校园里,这句老话正成为生动的现实。学子们从初读时被一位诗人、一句诗词拨动心弦,到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风与晨雾的灵感,最终让自己的文字长出诗意的翅膀,他们把课堂上的平仄韵律变成了记录生活的“取景器”,让诗词里的千年风雅,在书
11月18日,电视剧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》播出至第24集。在最新的两集内容当中,剧迷们给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:唐朝诗人爱情故事。而且,随着这个故事的放出,已经越来越多的观众认为,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》属于粗制滥造的烂剧了,已经没有一个剧迷为其挽尊了。而且,这次的“
在观看《唐朝诡事录》这部剧的时候,剧情中旗亭画壁这个故事中,冷籍、高达以及王幼伯三伟大诗人斗诗的场景中,也有其历史原型。想当年七绝圣手王昌龄、边塞诗人高适,还有王之涣,一起喝酒赌诗,召乐伶出来唱诗,相约谁的诗作多,就是赢家。前面一直没有人唱王之涣的诗,诗人情急
自然界四季轮换,不仅体现物候和气候的多重变化,而且蕴藏着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自然规律,促使人们形成顺应节律、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。四季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内容,映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。
在唐朝这个文化繁荣、诗风鼎盛的时代,有一批“布衣出身”的农民诗人,他们没有官职,没有显赫家世,却用一手好诗,把田园生活、农禅意境写得淋漓尽致,流传至今,成为咱们心中的“乡土大师”。
今天挑出五位——不是最有名的,但一定是最让人们读完之后心里发堵的。
相聚池马,逐梦未来。11 月 16 日上午 8 时,“奔跑江淮”城市马拉松赛(池州站)2025池州马拉松在平天湖莲花台广场鸣枪开跑。1万名跑友齐聚赛道,以奔跑之姿共赴这场体育盛会。
2023年11月15日,西安龙窝酒业艺术馆里,一群年轻人站在聚光灯下,手里攥着的不只是奖杯,还有他们对诗歌的坚持。
天境流丹,松涛叠翠,黄龙暗换秋容。观音岩上,錾字镂仙踪。笔架金梭乍织,浮光耀、蓝玉千重。更堪赏,崖悬栈道,霜染万枫红。
相聚池马,逐梦未来。11 月 16 日上午 8 时,“奔跑江淮”城市马拉松赛(池州站)2025池州马拉松在平天湖莲花台广场鸣枪开跑。1万名跑友齐聚赛道,以奔跑之姿共赴这场体育盛会。
然而,当有人提及张若虚时,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了下来。有人轻蔑地撇撇嘴,不屑地说道:“张若虚?不过是个空有虚名之辈,写的诗尽是些无病呻吟,难登大雅之堂。”
佳作五首作者/蒋明审核/大宏主播/鸿雁总编/李淑林中秋.情思蒋明我向明月寄思情,四季长安伴宗亲。纵有乡离难团聚,怀揣挚爱共暖心。重阳蒋明秋风拂去百花衰,金菊馨香正颜开。举杯向远寄心意,亲人康泰共入怀。心中的女神蒋明岁月偷去容颜瘦,风华刻骨貌依旧。纵然青丝霜雪染
威廉·布莱克(William Blake)在《天堂与地狱的婚姻》(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)中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:"弥尔顿在写天使和上帝时是戴着镣铐的,而在写魔鬼与地狱时却自在奔放,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,不自觉地站
网络对于现代诗歌,可谓成也萧何败萧何,十几年前,随着诗歌论坛和博客的出现,为现代诗繁荣与振兴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,但随着树形论坛的消亡,博客的淡出,现代诗歌又被逼到了无人问津的黑暗角落,现代诗人又成了踽踽独行的“守夜人”。那么,算法时代的自媒体就不能取代诗歌论
约翰·阿什贝利(John Ashbery,1927—2017),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。诗集《凸面镜中的自画像》获普利策奖、美国国家图书奖、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三项大奖。《空中札记:后期诗选》获格里芬国际诗歌奖。
古代很多诗人被贬官之后,写诗说明自己的况味,似乎有着很大的不平之气,但又不敢直接支持皇帝,而是认为自己命运不济,希望获得皇帝的重新启用。那么他们被贬官真的是无辜的吗?
杨元花,女,1954年9月出生,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人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揭阳诗社社员,揭阳榕城作家协会会员,《鲁南作家》编辑部特约作家,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编辑委员会认证诗人,中华诗书画派成员,名篇.文学艺术网联盟总顾问。1975年加入中国共
有一个“童话诗人”,却在妻子离去后,拿起斧头将她砍倒,随后自缢身亡,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灵崩塌?有人说,让一个天才发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无聊,可今天的主人公发疯,竟是因为妻子和情人双双离开,这是何等诡异的结局?
很多人都读过金庸的武侠,也可能背过穆旦的诗,但没几个人知道,这两位中文文坛的大人物,竟然是实打实的同宗兄弟,都来自浙江海宁那个赫赫有名的查氏家族。
读郭俊霞的诗集《岁月如诗》|梁春云专栏45